日本铁路运输发展情况

日本自从1956年从美国引进现代理念后,大力进行本国物流现代化建设,将物流业改革作为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核心课题,予以研究和发展。随着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传统物流在不断向现代化意义上的物流转变,日本政府和业界人士早已形成共识,即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日本物流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1945~ 1953年)。1945~ 1953年是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的经济恢复期,也是物流的萌芽时期。这一阶段,日本以重化学工业为主导,采取“倾斜生产方式”,重点发展煤炭、钢铁、化学工业。粮食、食品供给不足,短缺商晶曾实行配给制,市场供应紧张。国家重生产、轻流通,物流作为流通技术,只被看做销售过程中的辅助手段,不受重视,仍存在肩背人扛、野蛮装卸、包装简陋等现象。1950年成立了装卸研究所,开始使用传送带、起重设各和叉车。
②第二阶段(1953-1963年)。这一阶段是日本经济恢复到“二战”前的水平以后开始高速增长的起步时期,也是物流发展的初期。日本经济仍以生产为主导,流通处于配角地位。尽管进行大量设各投资、技术革新,推行机械化生产,机械、化工、钢铁、电力等工业迅速发展,产量不断扩大,资源逐渐丰富,但市场仍然供不应求。人们解决了“吃”的问题,开始注重“穿”的问题。生产是“主角”的地位并没有改变,物流作为销售活动的辅助地位也没有真正改变。不过,在这一物流发展初期阶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a,1956年日本经济经过10年的恢复期后,生产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已经意识到与生产效率相比,流通效率不匹配,于是刚刚成立不久的日本生产性本部决定向美国派出代表团考察流通,这就是1956年秋季出访美国的日本“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该考察团从美国带回了物流的概念,引进了physicddistbuticln一词。从此,在日本掀起了物流启蒙、宣传和普及运动,奠定了物流发展基础。
b。企业关注物流问题,开始意识到搞好物流的重要性。日本三共株式会社(株)学习研究社、花王石硷株式会社、三菱电机株式会社等企业率先重视物流,采用各种手段提高流通效率。
c.在物流技术方面,1955年开始在仓库和运输车辆管理中简单使用计算机,1957年日本国铁(国营铁路)托盘货物装车试运行,1959年日本国铁集装箱专列投入运营。
③第三阶段(1963―1973年)。这一阶段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物流开始受到重视的时期,市场商品变得饱和,货物流通量骤增,流通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到了不解决物流难以推进整体经济发展的地步。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由于经济飞速发展,货物量急速膨胀,日本全国交通拥挤、滞船压港,汽车废气、振动、噪声公害等现象日益严重。尽管生产发展、商品堆积,但物价不见降低、成本居高不下。自此,日本政府逐渐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开始研究和解决物流问题。1964年, “物的流通”一词首次在媒体亮相,在通产省产业构造审议会流通部会中设立了“物的流通部会”,日本高速列车“新干线”通车。1967臼年运输省在运输经济审议会中设立了物的流通部会及城市交通部会,成立了日本仓库协会,设立了东京流通中心株式会社。1970年,日本两个最大、最权威的物流团体――日本物的流通协会和日本流通管理协议会成立,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的“第三利润源泉”学说问世。在这一物流发展阶段,日本的高速公路、铁路、港湾建设投资大幅度增长;大型流通中心、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卡车终端、配送中心建设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立体自动化仓库、冷冻仓库、集装箱运输船、管道输送、托盘联营、专用货物码头大量涌现,各种自动化物流机械和设备数量增多,计算机在仓库、配送中心、卡车终端等各个物流领域普遍应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④第四阶段(1973―1983年)。这一阶段,正值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日本经济从此由高速增长转为稳步增长,强调节约能源和资源,工业生产由“量”的扩大,转为“质”的提高,市场饱和,商品供大于求,流通主导经济发展,物流在经济舞台上唱“主角”。在这个时期里,日本经济因饱受石油危机的严重冲击,不得不调整产业结构,向节约资源和能源方向发展。企业为了适应新经济形式下消费者的新要求,不得不一方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又要压降成本,出现了种种新的矛盾。日本政府为使经济持续稳步发展,进一步重视流通环节,加大物流合理化的力度,增加物流基础设施投资,注重企业物流发展。
1976年经济企划厅流通问题研究会发表“流通效率化”研究报告。1977年,运输省流通对策本部制定“物流成本计算统一标准”。1979年,运输省流通对策本部发表“城市物流合理化调查报告”。1983年,日本物流学会正式成立。
⑤第五阶段(1983―1993年)。在这一发展阶段,消费主导日本经济,消费者是“上帝”的说法被世人公认。企业由原来的注重生产,转为注重消费者。用户第一,客户至上。“上帝”的多样化需求和个性化消费,给物流增添了新的难度。日本经济由前10年的稳步增长转为缓慢增长,物流产业更加受到政府与企业上下一致的重视。作为经济的重要支柱,物流业在这一时期里,各受青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跨国投资、异地生产,物流也随之向国外延伸和发展,国际物流成为了新的课题。在理论界,物流的范围扩大,物流的重点转移,物流名词也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physicddistbuticln即pd,已不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转为使用logistics表示物流。
在这一阶段里,企业在竞争激化的经营环境中,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努力降低成本,加强物流管理,调整物流体系,追求综合效益。共同运输、共同配送、协同组合的做法得到推崇。计算机技术、信息共享、跨国运作进一步铺开。条码技术、托盘联营、单元化装载搬运、门到门配送等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物流运作的水平,系统化、智能化物流有了长足的发展。
⑥第六阶段(1993年至今)。在这一阶段,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出现了历史上最长时期的经济低迷,国际化和环保型经济成为日本的主流。从物流中找出路,把物流问题置于首要地位,加强国际竞争力,建立环保型、资源再生循环型经济社会,成为日本政府新的政策取向。在长期经济不振的时期,金融业呆坏账成为困扰,出口数量减少,企业找不到其他利润突破口,国家拿不出有效的经济增长对策。而另一个方面,老少社会(人口老龄化和少儿化)问题、环境噪声、汽车废气、废弃物公害、消费者需求苛求化、特殊服务化等问题成堆。面临这种状况,日本政府积极调整物流政策,加大物流投入,采取种种积极举措,立志创建国际一流的物流产业。1996年,日本政府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文件中把物流列为首要课题,1997年制定了一个重要的政策性文件,即《综合物流施政大纲》。该大纲作为实现日本物流现代化的指导方针,确定了三项基本目标:a提供亚太地区便利而具有魅力的物流服务;b.实现对产业竞争不构成妨碍的物流成本;c.解决好环保问题。2001年,政府为了强化这一施政纲领,根据形势变化和发展需要,又在该大纲的基础上颁布了《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仅这一举措,足以证明日本政府对物流的重视程度。在环保及资源再生利用方面,日本环境厅于2000年颁布了《循环型社会基本法》2001年又对《废弃物处理法》进行了修改。这一阶段,企业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理念。长期以来,一直是以生产为出发点考虑物流,后来又以市场营销为出发点考虑物流。在新的时代,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经济跨国界发展,环境被置于重要地位,消费者才是企业的生命。
上一个:物流业和运输业相比有何不同
下一个:一般进出口货物包括什么?
杭州到拉萨物流专线
主营:杭州到拉萨物流公司,杭州到拉萨物流专线,杭州到拉萨货运公司,杭州到拉萨冷链物流公司,杭州到拉萨物流电话,杭州到拉萨物流多少钱,杭州到拉萨物流要几天
技术支持: